无声胜有声,她用巧手“剪”出精彩人生
在额敏县郊区乡霍由尔莫墩村,提起崔潇樱的名字,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,称赞她是“心灵手巧的好媳妇”。
崔潇樱的世界很安静,她是一名聋哑人,但却用一双巧手“剪”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今天,公里君就给大家讲讲她的故事。
《最后一公里》(ID:MqMsMx)通讯员柳鹏、摆梅报道
不幸中锻造坚强意志
崔潇樱出生在托里县的普通农户家庭,在她5岁那年,一场疾病导致她不能再开口说话,也失去了听力,且无法站立和行走。
命运的不幸并未击垮坚强的崔潇樱,反而磨练了她坚强的意志。为了重新站起来,她开始不断地进行康复训练,摔倒、站、再摔、再站……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,使她的衣服、裤子都被磨破了。一年后,崔潇樱的双腿终于有了知觉,可以顺墙缓缓走动了,这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。
崔潇樱进行剪纸创作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9岁的崔潇樱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,仍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。
崔潇樱的父母为此感到心痛,他们开始四处为女儿找寻重拾信心的机会,期盼她能在爱的世界里健康成长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母亲刘左英看到了塔城地区聋哑学校的招生信息,便把崔潇樱送去学习。也正是从那时起,12岁的崔潇樱遇到了剪纸和刺绣艺术,开启了她人生的又一扇大门。
无声中剪出美丽人生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崔潇樱在老师的细心教导下,不到两年的时间,便熟练掌握了剪纸技术。
一双手、一把剪刀、一张方桌,这些就是崔潇樱创作的“法宝”,随着她灵巧双手的摆弄,不出一会儿,各色的花鸟鱼虫、山水人物便跃然纸上,她的作品还多次获得国内少年美术、剪纸、书法大赛的奖项,令老师也为之惊叹。
崔潇樱展示剪纸作品。
2012年,结束了塔城地区聋哑学校12年学习生活的崔潇樱,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剪纸艺术的追求,产生了专门研究剪纸的想法,她开始买书籍、查资料、看网页……利用多种渠道潜心研究剪纸这门民间艺术。
“崔潇樱剪起纸来,常常会忘记时间,有时从早上一直剪到天黑,也不觉得疲惫。”说起女儿对剪纸艺术的执着,母亲刘左英既感到欣慰又有些心疼。
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,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剪纸风格,20多幅形态各异的剪纸作品从她手中诞生。《天下第一福》是最能体现崔潇樱剪纸艺术风格的作品之一,该作品长2米、宽1.4米,其创作耗时半月,看过她作品的人都是赞叹有加。
奋斗中过上幸福日子
2013年,身残志坚的崔潇樱在收获事业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,她嫁到了额敏县郊区乡霍由尔莫墩村。
婚后,没有多余资金买装裱材料,崔潇樱就将完成的剪纸作品存起来;没有合适的工作台,她就把纸都铺在床上剪。家里的条件并没有限制她对剪纸艺术的喜爱,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剪着、画着……
崔潇樱(中)手把手教爱好刺绣的村民刺绣技巧。
为帮助崔潇樱,塔城昆仑村镇银行驻村工作队在村文化室为她准备了一间办公室,做为崔潇樱剪纸工作室。
“她的作品纤细秀美、构思奇特、想象丰富,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,还注重反映现实生活,近两年创作了《民族团结一家亲》《母亲》《喜鹊登梅》《鱼戏莲》等40多幅作品,展现了新时代的农村生活。”工作队队长杜树亮说。
崔潇樱(伸手者)在家给乡亲们展示刺绣和剪纸作品。
近日,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还专门为崔潇樱举办了一场剪纸、刺绣作品展,20多幅没有装裱的剪纸作品卖出了2000多元。
执着剪纸十余载,一双巧手剪春秋。如今,在崔潇樱的感染和熏陶下,村里的很多妇女也加入学习剪纸的行列,崔潇樱都倾囊相授,让技艺提升的巧媳妇在“刀”光“剪”影中剪出了各自的美丽人生。(塔城地区“访惠聚”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)
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
-End-
编 辑 / 马 倩
责任编辑 / 付瑞雪
推荐阅读